暖“心”战役,福建师范大学建立疫情阴影下的心灵港湾
新年伊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
“疫”临城下
心理防疫至关重要
福建师范大学校团委联合校心理学院社会心理服务中心
开通心理支持热线:13696837363
2020年1月29号8:00服务热线正式开放
每天8:00-22:00
提供义务心理咨询
“小葵”心理支持服务队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面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减轻疫情对大众造成的影响,福建师范大学团委和心理学院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组建“小葵”心理支持服务队,服务队由25名富有经验的心理咨询专家和研究生队伍组成。
该服务队队长、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本钰介绍,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正在处于关键时期,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部署和号召,我们迅速成立了由心理咨询专家和研究生组成的心理支持服务队,旨在为民众提供疾病防护的科学知识和心理疏导。为了提高心理支持服务的专业性和高效性,我们组织全体队员进行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和疫情应对心理援助线上培训和督导,完善热线运行机制,确保热线服务的质量。
心理热线,爱心相望
热线开通以来,突击队队员为住院患者、一线医护人员、居家隔离轻症患者和普通公众提供一对一心理热线陪伴服务,服务内容涵盖疾病防护科学知识、引导觉察不良情绪以及掌握自我心理调适方法等。目前,热线已经接到不少民众的求助咨询电话,为疫情阻击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了更加生动、活泼宣传心理防疫知识,突击队除了撰写公众号文章宣传心理防疫知识外,还筹备制作九格漫画集,引导大家识别疫情爆发下心理应激反应的表现,为普通民众、被隔离人员、医护救援人员、确诊患者等不同人群提供心理调适技巧。
突击队成员感悟
服务队主要组织者金君敏老师表示:疫情防控,既需要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还需要稳人心安人心暖人心。
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同时也是青年学生的引路人,我有义务组织学院的专家和心理专业学生一同加入这场战役,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将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应用所学的知识守护民众,承担起我们青年一代应有的社会责任。
服务队成员徐春晓说,面对严峻疫情形势和众多疫情信息,我们会感觉到焦虑、害怕甚至恐慌,会担心自身和家人的生命安全,这都是人类本能的心理反应。看到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解放军指战员、公安民警等都义不容辞的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希望能够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群众提供专业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家属以及普通民众走出心理阴影,鼓励他们勇敢的面对疫情。相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积极推进疫情防御及救助工作中去,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服务队成员朱昌林:这次疫情来势汹汹,已近耄耋之年的钟老都再度出山,奔向疫情最重的一线,我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便义不容辞,虽不能像白衣天使奔赴灾区悬壶济世,但作为一名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应该学以致用,运用专业技能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心理援助。
服务队员冯所望的工作日记上写到,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能发挥专业知识为民众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我感到很欣慰。
当我接到一名隔离人员的热线求助时,我特别理解他的焦虑、恐惧。我帮助他识别和接纳情绪,针对他的情况给了一些专业的建议,探讨了缓解情绪的方案。3天后这位求助者发短信给我,说他的情绪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这使我感到十分欣喜。
“从容面对疫情“指南
疫情发展牵动人心,不少人自疫情开始就不停通过微博,电视等各种渠道关注疫情的最新消息。有一些人更是“长在新闻里”。一刻不停地刷微博,生怕错过一点跟疫情有关的消息。
关注疫情进展也要讲究适度。如果长时间、高密度地接收疫情消息,超过了人的一定承受能力,就可能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越刷越不舒服,越刷越“丧”。
因此建议,偶尔也要抽身出来,给自己的注意力休息一下。
自我暗示容易导致不适感
不少微博网友反映,随着确诊病例不断增加,面对微博热搜上充斥着的各类新型肺炎信息的同时,身体感觉越来越不舒服。一条条对照着网络上流传的肺炎症状,怀疑自己是不是也可能感染上新型肺炎。
其实在很多时候,并不是身体真的出了问题,而是心理在作祟。
自我暗示指通过主观想象某种特殊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改变行为和主观经验。也就是说,恐慌的心态会影响到自身的生理状态从而影响到身体上的感觉,造成不适感。
自新冠肺炎疫情传播以后,各种各样的谣言漫天飞舞。如果你不断接受这些负面信息,一直给自己负面的暗示(如,疫情越来越严重),可能会真觉得不舒服。如果不巧看到了互联网上一些耸人听闻的谣言,无疑会加重自身的恐慌情绪,导致身体和情绪上的不适。
同情疲劳引起的麻木心态
同情疲劳,指的是帮助或关心受苦受难的人群后,由于过多的同情而产生的冷漠情绪(Fieley,2002)。
同情疲劳这个词最初是由一本护理杂志用来描述护士在看到病人经历毁灭性的疾病或创伤时感到的压力,被称为“照顾的代价”。他们要么关闭自己的感情,要么会经历无助和愤怒。如今,同情疲劳已被认为是一种折磨急诊室护士、警察、热线电话工作者和其他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不良心态。公众在频繁接受这类救助信息后也会产生这种心理。
不仅那些亲身经历此次肺炎事件的人群会受苦,那些关心着受苦受难人群的人也会受苦。心理学家Valent指出,当一个人长期处于不能拯救他人或避免他人受到伤害的情境中,同情疲劳就会产生。
所以当被疫情的信息接二连三的“轰炸”后,原本充满同情和信心的大众,长时间处于充满同情却又无能为力的情境下,难免会进入到“同情疲劳”的状态中。事实上,获取过多的疫情消息,只会为恐惧和同情心理找到一个逐渐冷漠的出口,对疫情的发展习以为常。
为避免自我暗示导致不适、同情疲劳引起麻木心态,建议大家面对疫情消息,应当做到冷静、不恐慌,“少看”、“多做”。
少看
少关注社交媒体,从官方权威渠道获取准确信息
所谓“少看”,具体是指少看甚至可以不看微信群聊、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大肆传播的未经证实的消息。但这并不意味着将所有消息拒之门外,从官方权威的渠道获取准确信息是必要的。
通常情况下,央视新闻的报导是权威且准确的。网络上可以通过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等权威网站及其微博账号获取疫情信息。如果想要获得肺炎疫情实时动态,可以关注丁香园.丁香医生公众号,在公众号内可以订阅到所在城市的实时疫情。
丁香园.丁香医生公众号截图
遵循专业医疗方法应对新型肺炎
作为普通的老百姓,虽然不是专业的医护人员,我们一样也能为疫情做贡献。每个人做到不信谣、不传谣。运用正确的方法,将希望和关切真正落实到预防新型肺炎的行动当中。
以下是几个来自官方权威渠道的关于新型肺炎小常识的链接。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这些知识,你知道吗?(来源:丁香医生)
https://ask.dxy.com/ama/index#/disease/24677/info/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怎么预防?官方指南来了!(来源:央视新闻)
https://mp.weixin.qq.com/s/DhcKSpiY0Sv9KJcu47ktFg
如何正确洗手?怎样戴口罩最安全?朱广权手把手教你(来源:央视新闻)
https://mp.weixin.qq.com/s/EhLNryaxFoJWMMdzKLbybA
多和家人科普疫情防护常识
很多事物都是由于未知而恐惧,如果能够做到打破常识壁垒,便是在战胜疫情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多和家人,特别是家中的老人科普疫情防护常识,让大家对待疫情不再是一知半解,做到既不过度恐慌,也不马虎对待。
同时可以利用这段“减少出行”的时间多关注自己的父母亲人,多跟他们沟通,互相给予心理上的支持。
只要大家一起携手,我们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指日可待。
防控疫情
心理人在路上
也一直会在
学联君在这里,等风也等你
好文推荐丨点击可跳转原文
③|好想让您看一眼,今天可爱的中国
④|揭秘福建的一天24小时,首次公开!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团委
本期编辑:福州大学赖秋华
责任编辑:邹文菁、张佳斌